成语大全

用沆瀣一气造句大全

成 语沆瀣一气  4字成语2025-05-01 10:58
拼 音hàng xiè yī qì -  
解 释宋钱易《南部新书·戊集》记载,唐朝有个主考官崔沆,录取了他的门生崔瀣。当时有人嘲笑他们:“座主门生,沆瀣一气。” 后用来比喻臭味相投的人勾结在一起。 沆的笔顺 瀣的笔顺 一的笔顺 气的笔顺
造 句1、他俩在一起,可谓是沆瀣一气
2、又乾符二年,崔沆放崔瀣,谭者称座主门生,沆瀣一气
3、这些官员和警察沆瀣一气,勾结起来坑害国家。
4、日本入侵者和伪军沆瀣一气,镇压抗日英雄。
5、他们两人相见恨晚,惺惺相惜,自是沆瀣一气
6、鸟尽弓藏后,我们一家子酒囊饭袋,沆瀣一气,我和妹妹更是小人得志,沾沾自喜。
7、他们两人狼狈为奸,沆瀣一气,镇上的人总是避而远之。
8、他们互相勾结,沆瀣一气,暗地里大搞阴谋活动。
9、他们互相勾结,沆瀣一气,正是一丘之貉。
10、你是英雄,他是好汉,沆瀣一气,令人佩服。
11、这两个人,一个尖酸,一个刻薄,沆瀣一气,到处惹是生非。
12、有时候警察和强硬分子沆瀣一气
例 句1. 日本入侵者和伪军~,镇压抗日英雄。
反义词志同道合 自命清高 精诚团结 择善而从 肝胆相照 
近义词通同一气 串通一气 同流合污 狼狈为奸 臭味相投 朋比为奸 猫鼠同眠 狐群狗党 浑然一体 
出 处宋·钱易《南部新书》:“乾符二年;崔沆放崔瀣榜;谈者称‘座主门生;沆瀣一气。’”
释 义
  • 【解释】:沆瀣:指唐时的崔沆、崔瀣。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。
  • 【出自】:宋·钱易《南部新书·戊集》:“又乾符二年,崔沆放崔瀣,谭者称座主门生,沆瀣一气。”
  • 【示例】:皓东的敏锐活泼,和胜佛的豪迈灵警,两雄相遇,尤其~。
    ◎清·曾朴《孽海花》第十四回
  • 【语法】:主谓式;作谓语、宾语;含贬义
翻 译to act in collusion ; in cahoots with; villains will look after one another
今日推荐详细
直言正谏:指以正直的言论谏诤。 古时多用于臣下对君主。详细»
情深友于:友于:本指兄弟相爱,后亦为“兄弟的”代称。比喻情谊比兄弟之间还要深厚。详细»
百二山川:比喻山河险固之地。 同“百二山河”。详细»
轮扁斫轮:轮扁:春秋时齐国有名的的造车工人;斫轮:用刀斧砍木制造车轮。 指精湛的技艺。详细»
东方不亮西方亮:比喻这里行不通,别的地方尚有回旋余地。详细»
浓妆艳裹:妆:打扮。指妇女妆饰浓重、艳丽。详细»
在线字典|成语大全|在线词典
CopyRight © 2020-2025 字典在线查字 All Rights Reserved.
shantupian#163.com(发邮件请将#更改为@)。